当前位置:百问十四>生活百科>鬼故事有什么社会价值,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?

鬼故事有什么社会价值,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?

2025-01-11 12:46:38 编辑:join 浏览量:565

鬼故事有什么社会价值,为什么那么多人爱看?

我可以说:越是胆子小的越喜欢看鬼故事嘛?

现实生活中没有能够刺激我们神经的事情,而恐怖小说或者说是恐怖片是最“安全”也是最省事的刺激方法

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“贞子”也没有办法体会电锯惊魂里面“极限求生”的感觉,不过人脑接受到这种刺激以后会不自觉的传递给身体,激发肾上腺素可以减肥可以缓解压力。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:

小时候晚上不愿意睡觉,男孩子嘛比较爱闹腾比较有活力,这个时候奶奶或者是外婆就会说:“快睡觉,不然大灰狼就来把你叼走了”。

那个时候我们的恐惧点都很低,大灰狼足矣让我们乖乖的闭眼睡觉,同样如果目前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潜意识的易怒或者脾气大,就可以去看一看恐怖片,吓唬一下我们的潜意识,告诉我们的潜意识:“别太冲动,不然大灰狼就来了”,对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还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
相比于恐怖片来说,恐怖小说来的更直接也更有效果,毕竟恐怖片只是画面,如果演的不好,我们只是会被吓一下,而文字不同,文字则会带给我们联想,而我们所联想到的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恐惧的,所以文字的力量还是远远高于图像的。

人拥有七情六欲,每个欲望或是情感都不可或缺,如果我们的心情太久没有被激励了,那么很可能就会没有斗志,太久没有体会恐惧,我们可能就会暴躁,所以偶尔看一看恐怖片还是对我们有所帮助的,当然了胆小的话就算了吧。

故事中夸张的展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

“创作来源于生活嘛”有些时候一件事可以被无限的方法,有些时候一件事可以被无尽的缩小,而小说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,将作者洞察到生活中一些小事放大到自己的作品中。

恐怖的题材更为深刻,也更能巧妙的反应出来,就如同著名作家蔡骏先生,他的作品都是带有延伸性的,如果单纯的想被“吓”一下的话,就不要看他的书了,他的作品还是偏向于悬疑而非单纯的恐怖。

最后向大家强烈推荐一本书,蔡骏写的《地域变》,也是这本书让丁丁老师爱上了可以说是悬疑恐怖类的小说吧。

没看过?没听说过?没关系。

关注评论加转发,我来送😁😁😁

人们爱听鬼故事,越是害怕越是想听,我感觉这种心理,应该是有三部分组成的,第一是窥视心理;第二,是追根溯源心理;第三,是寻求刺激心理。

先说第一层窥视心理。这个窥视就是偷窥的意思。人们对自己不了解或者有兴趣的领域,都有兴趣偷窥一下,越是跟自己不挨边儿的领域,这种偷窥的心理越强。这是人们的好奇心构成的,没办法。

第二是追根溯源心理。那就是说知道其一,就想了解其二;知道人是谁杀的,就想知道凶手是谁;知道出来了一个女鬼,就想知道女鬼后来和谁发生了故事。而鬼故事的结构又是一层套一层,你了解了其一,就会对其二更感兴趣。而人的心理,又是想追根溯源,想层层拨笋,这就吸引你不断的看了下去。虽然这是你感到害怕,但是也想听故事的结局。

比如《聊斋》中,都有一个善良的女鬼,是狐狸变的,他帮助书生赶考,弥补了蒲松龄没有考上科举的遗憾。而女鬼千变万化,你每次都想知道女鬼又变了什么,就吸引你看了下去。

其三是寻求刺激心理。我们日常生活非常平淡,而小说中、电影中、故事中的人物,往往非常离奇,生活得比我们绚丽,这就刺激我们不断的追求、了解下去。明明知道下面是个坑,也会不断地挖、不断地挖,停不下来。我想人们听鬼故事时,越是害怕越是喜欢听,可能就是基于这三点心理组成的吧。

解压,刺激,减肥,哈哈~

有研究指出,看恐怖电影有一些好处,比如能短暂强化免疫系统,比如能减肥。但是,这种类型的电影不是人人适宜,尤其是对老年人和青少年就不太适宜。  

  剧情越吓人越能燃脂

英国《每日邮报》日前援引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心理学家马克·格里菲思的话报道, 一些人之所以钟爱恐怖片,甚至上瘾,是因为电影中的故事是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会经历的事”,看这类电影有助宣泄压抑的挫折感。

英国考文垂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,看恐怖片能短暂强化免疫系统。研究人员在志愿者观看恐怖片之前、中间和之后分别采集血样,发现白细胞水平有所提高。而白细胞数量增加通常是在应对感染时。

伦敦大学学院免疫学家纳塔莉·里德尔就此解释说, 看恐怖片能触发机体的“战或逃”反应,从而释放肾上腺素,启动免疫系统。肾上腺素的增加还能加快心率和新陈代谢率,多消耗热量,有助减肥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, 平均而言,看一部电影会消耗113卡路里热量,相当于散步30分钟,但观看1980年上映的恐怖片《闪灵》,会消耗184卡路里热量。

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对十位观看电影的志愿者做了测试,根据他们的心跳速率、呼吸来判断在观看电影时使用了多少能量。科学家们发现,参与测试的志愿者观看恐怖片时,90分钟内消耗了113卡路里,相当于散步半小时所消耗的热量,可抵消吃一小块巧克力棒产生的热量。

科学家们还表示,剧情越吓人,越能燃烧脂肪。恐怖“排行榜”中,1980年版的著名惊悚电影《闪灵》高居榜首,观众平均可以消耗184卡路里的热量;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《大白鲨》追随其后,可燃烧161卡路里的热量;1973年版的《驱魔人》则排名第三。

专家指出,看恐怖片能减肥的说法,从理论上看有一定道理。因为大多数人在看恐怖片时,脉搏加快,血压升高,血液在体内的流动速度加快,的确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,造成更多能量的消耗。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讲,这种方法并不可行,对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。每年该院都能接诊一些因看恐怖片导致“惊恐障碍”的患者,诱因多样。患者发作时,表现为强烈的恐惧焦虑感,女性比男性常见。

偶看恐怖片,都是离电视电脑两米远,透过手指缝看,一被吓到就扔掉手里的东西。

  恐怖片并非对谁都有益

事实上,恐怖片并非对谁都有益。情节或画面太刺激,引起“战或逃”反应太剧烈,会产生副作用,比如心搏骤停,因此不乏因看恐怖片而亡的报道。美国的心理学家对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的15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。

统计显示:85%的受访者承认,在看了恐怖片后的当晚难以入睡,其中有20%还抱怨一连好几个月睡眠质量都受到了影响,感到恐慌。76%的受访者透露,在看恐怖片后自己在情绪和行为上都出现异常,其中一半以上在一周内即可恢复正常,但另有25%的人声称在一年内其影响都未完全消失。65%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在看恐怖片后变得相当胆怯,如不敢独自晚上出去或去海滨游泳,甚至不敢接听午夜后打来的电话。31%的受访者坦陈自己在看恐怖片后变得神经质,如经常疑神疑鬼。而且,越年轻的观众受恐怖片负面影响的时间越长,程度也往往越重。

从医学角度而言,恐怖影片会使人的视觉和听觉预予以强烈的剌激,这种剌激传入人的大脑,使人体的心率增快、呼吸加速、血管收缩、血压上升;另外,由于恐怖画面及音乐对人体的影响,还可导致人体内的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分泌增多,增加心电的不稳定性,容易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。观看恐怖片时,对于身体健康者或许只有一时的不适,不会有生命危险。但是对于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,情况就大不相同。老年人在大悲大喜、严重惊恐时猝死的事时有所闻;青少年中如有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(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、先天性心脏病或与遗传有关的心脏疾病等)遭遇强烈的情感刺激也可发生意外,像诱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破裂、脑出血等等。

恐怖影片不但对人的生理有影响,同样对人心理上也有很大影响,特别是心理素质不稳定者,尤其是对青少年。恐怖片对青少年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成为突出,有的甚至导致严重的行为障碍。所谓的“大怖生狂”,即过度的恐怖会使人发狂,神志错乱。青少年的身心未发育成熟,对某些事情分不清真假,很容易被影片描写的情节所迷惑、所误导。日前报道澳大利亚一名10岁的女孩在生日联欢会上看了恐怖影片《夺路狂奔》后,精神严重失常,被送进精神医院,医生说她的精神病与观看恐怖影片有关。这是恐怖影片对精神心理方面的影响的极典型例子,所以恐怖影片应是“青少年不宜”。

有一朋友的小孩,不知是哪个犯了混的叔叔阿姨带他去看了恐怖片,结果惊吓过度,天天哭,泪珠整天挂在脸上,他妈妈急得没办法,带去看心理医生了~

本来想放个恐怕片的图片,一搜索就不敢点开了,捂脸~

标签:鬼故事,爱看,多人

版权声明:文章由 百问十四 整理收集,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aiwen14.com/life/377085.html
热门文章